查看SKU:RB-13K285 EAI X4激光雷達測距模塊的源代碼
←
SKU:RB-13K285 EAI X4激光雷達測距模塊
跳轉至:
導航
、
搜索
因為以下原因,你沒有權限編輯本頁:
您剛才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用戶組中的用戶才能使用:
用戶
您可以查看并復制此頁面的源代碼:
[[文件:x4.png|500px|有框|右]] ==產品概述== YDLIDAR X4(以下簡稱:X4)的開發(fā)套件是為了方便用戶對X4進行性能評估和早期快速開發(fā)所提供的配套工具。通過X4的開發(fā)套件,并配合配套的評估軟件,便可以在PC上觀測到X4對所在環(huán)境掃描的點云數據或在SDK上進行開發(fā)。 ==RPLIDAR開發(fā)套件清單== [[文件:x41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==YDLIDAR X4開發(fā)套件說明== [[文件:x42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==WINDOWS下的使用操作== # 設備連接 在windows下對X4進行評估和開發(fā)時,需要將X4和PC互連,其具體過程如下: [[文件:x43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先將轉接板和X4接好,再將USB線接到轉接板和PC的USB端口上,注意USB線的Micro接口接USB轉接板的USB_DATA,且X4上電后進入空閑模式,電機不轉。<br/> 部分開發(fā)平臺或PC的USB接口的驅動電流偏弱,X4需要接入+5V的輔助供電,否則雷達工作會出現異常。<br/> [[文件:x44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===RPLIDAR 模組=== RPLIDAR開發(fā)套裝中包含了標準版本的RPLIDAR模組(A1M1—R1)。同時模組內集成了可以使用邏輯電平(3.3V)驅動的電機控制器。開發(fā)者可以使用該電機驅動器使用PWM信號對電機轉速進行控制,而從控制RPLIDAR掃描頻率或者在必要時刻關閉電機節(jié)能。<br/> ====驅動安裝==== 在windows下對X4進行評估和開發(fā)時,需要安裝USB轉接板的串口驅動。本套件的USB轉接板采用CP2102芯片實現串口(UART)至USB信號的轉換。其驅動程序可以在我司官網下載,或者從Silicon Labs的官方網站中下載: [[文件:x45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46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設備管理會彈出com口 [[文件:x47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使用評估軟件 [[文件:x48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確認后,客戶端的頁面如下: [[文件:x49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50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51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52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53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54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55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56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57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===LINUX下基于ROS的使用操作=== Linux發(fā)行版本有很多,本文僅以Ubuntu16.04、Kinetic版本ROS為例。 [[文件:x58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59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60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61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62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63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[[文件:x64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====注意事項==== [[文件:x65.png|850px|縮略圖|居中]] ==常見問題整理== 1、什么是激光雷達<br/> 答:激光雷達是以發(fā)射激光束探測目標的位置、速度等特征量的雷達系統(tǒng)。從工作原理上講,與微波雷達沒有根本的區(qū)別:向目標發(fā)射探測信號(激光束),然后將接收到的從目標反射回來的信號(目標回波)與發(fā)射信號進行比較,作適當處理后,就可獲得目標的有關信息<br/> 參考:[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131602.htm?fr=aladdinRoboPeak 激光雷達百度百科]<br/> 激光雷達可以進行360°的掃描,因此可以將周邊最近6米以內的最近的物體到模塊本身的距離測量出來。<br/> 也可以理解為激光雷達就是一圈的激光測距儀。<br/> 2、激光雷達能干什么<br/> 答:激光雷達可以進行360°的二維距離探測,SLAM,3D掃描與模型構建,障礙物檢測,多點觸摸等<br/> 3、激光雷達有什么缺點<br/> 答:由于采用激光進行探測,所以無法正確反射激光的都會導致數據不準確,鏡面,透明玻璃,水等會導致數據偏離。所以如果有這種環(huán)境的地方,需要考慮用其他傳感器進行補充。<br/> 4、激光雷達有在 processing,Arduino, Raspberry or pcDuino上的樣例代碼嗎? 答:激光雷達有提供SDK,把SDK中的linux代碼在Raspberry or pcDuino 上編譯即可。processing可以直接獲取激光雷達的串口數據,根據SDK中提供的數據格式進行各種處理。Arduino下的驅動可以在以下網址找到。<br/> [http://www.robopeak.com/blog/?p=618 激光雷達在Arduino下的驅動程序]<br/> [http://www.robopeak.net/data/doc/rplidar/appnote/RPLDAPPN01-rplidar_appnote_arduinolib-zhCN.pdf 激光雷達Arduino平臺的使用說明]<br/> [http://www.tudou.com/programs/view/rf2Lo7ov95U/?lvt=0&resourceId=0_07_10_28 激光雷達使用效果演示]<br/> 5、arduino是否可以用Robopeak的激光雷達做slam<br/> 答:arduino可以用robopeak的激光雷達作為傳感器,但是由于激光雷達的數據量較大(115.2kbps),以arduino的能力來說無法完成slam的處理,因此建議采用更高級一些的控制器來進行處理,例如樹莓派,pcduino,cubeboard等。但作為360的傳感器是完全可以使用的。<br/> 6、是否可以采用智能手機來作為激光雷達的數據處理。<br/> 答:是的,可以通過手機來進行激光雷達的數據處理。由于Robopeak提供的激光雷達采用串口通信,如果你有一定的編程基礎,可以參考Robopeak開源的sdk將激光雷達數據進行采集和處理。采集的方式可以直連或者通過其他無線的方式進行。<br/> 7、為什么我測量300mm的距離 給顯示290mm左右,測量800mm的距離 給顯示812mm 分辨率和精度有什么區(qū)別<br/> 答:分辨率是對距離的解析程度。在近距離情況下,由于傳感器激光出射角是在偏離中心位置的,所以你觀測的距離和傳感器觀測到的實際數據有一定偏差的。<br/> 近距離下你會發(fā)現有1cm左右的偏差。這倒不是說傳感器不準。 <br/> 8、如何進行激光雷達的標定<br/> 答:基本的思路如下<br/> 在已知距離Y用不透光平板擋住,讀取傳感器讀數X,然后用軟件進行數據擬合。<br/> 二次擬合的公式可以是:<br/> Y = A*x^2 + B*x + C<br/> 其中,X是傳感器讀數,Y是真實數據。你先通過采集點的過程,用(X,Y)序列擬合這個函數,求出A B C三個系數。<br/> 以后,軟件采集到傳感器讀數了,代入到上述公式的x中,就求出標定后的距離值了 <br/> 10、想詢問下電機旋轉一圈能采集多少個點的數據?我使用arduino,我觀察到,每圈大概有10到20點的數據被采集到,這正常嗎?<br/> 答:采樣量能夠根據以下的公式來獲得:<br/> number of samples = SAMPLE_RATE / rotation_frequency.<br/> SAMPLE_RATE是有數據手冊提供的常數,這個數據一般為2000,是當前的旋轉速度。<br/> 距離來說,如果當前的轉速是5.5hz(或者說是330rpm)那采樣的數據應該是在2000/5.5=363.6左右。<br/> 你可以用我們提供的SDK中的圖像采集工具進行檢查。<br/> 對于arduino來說,你會發(fā)現取樣數據會小于預期的數據,這是因為AVR的處理器能力確實沒有辦法做到這個處理能力。<br/> 對2000/秒的數據量來說,處理器必須在每個500毫秒內處理完這些數據。但是對于16Mhz的處理器來說,這遠遠不足以處理每個接收到的數據節(jié)點。進來的數據就會被拋棄了。<br/> 11、我在用SDK里面提供的ultra_simple.exe測試時記錄下了角度制,并制成圖標發(fā)現在記錄角度時會重復的出現偏差/峰值(并不是單調遞增的)。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表現? 有什么解決方法的建議呢?<br/> 答: 這種情況是正常的。這是由于激光點并不是由原點發(fā)射(這是由于激光雷達的光學特性)出來的。<br/> 如果你希望你的角度數據在圖表中已單調遞增的形式出現,請使用我們SDK中的ascendScanData() 函數。這個函數會重新調整數據的順序。在我們ROS節(jié)點驅動中使用這個函數來仿真,以便讓數據看起來像傳統(tǒng)的掃描儀(激光由中心發(fā)射)。你可以參考我們托管在github的代碼<br/> 由于我們是基于三角定位法的激光測距儀,所以激光點并不是由傳感器中心發(fā)出的。所以指向被測物體的角度并不是探測器的中心角度。發(fā)射角度和指向面有一定的夾角。由于角度偏移量取決于被檢測出的目標物體的距離的變化,雖然我們的傳感器保持采取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周期的測量(傳感器的旋轉部件的角度增量是恒定的),所檢測到的目標點的角度增量可能仍是不同的。如果當前檢測到的物體的距離比前面的對象更遠,當前角度值可以小于前一個。此外,如果當前的樣本數據是無效的(沒有對象檢測),就沒有辦法來獲得實際的角度值,編碼器的原始角度值將被使用。<br/> 12、請問我怎么獲得這個激光雷達的資料<br/> 答:可以和客服直接聯系詢問索要或者和robopeak聯系哦。[www.slamtec.com robopeak官方網站]<br/> 13、使用這個激光雷達,推薦多少位的單片機?<br/> 答:32位,主頻100Mhz以上,內存20k以上<br/> ==操作建議== 1.預熱與最佳工作時間<br/> 由于測距核心在工作中將產生熱量,建議在RPLIDAR工作(開啟掃描模式、掃描電機開始運轉)2分鐘后使用,此時測距精度將達到最佳水平。<br/> 2.環(huán)境溫度<br/> 當環(huán)境溫度與常溫差距過大時會影響測距系統(tǒng)的精度,并可能對掃描系統(tǒng)的結構產生損害。請避免在高溫(大于40攝氏度)以及低溫(小于-10攝氏度)的條件中使用。<br/> 3.環(huán)境光照<br/> RPLIDAR的理想工作環(huán)境為室內,室內環(huán)境光照(包括無光照)不會對RPLIDAR工作產生影響。但請避免使用強光源直接照射RPLIDAR的視覺系統(tǒng)。<br/> 如果需要在室外使用,請避免RPLIDAR的視覺系統(tǒng)直接面對太陽照射,這將會可能導致視覺系統(tǒng)的感光芯片出現永久性損傷,從而使測距失效。<br/> RPLIDAR標準版本在室外強烈太陽光反射條件下的測距范圍將縮短。<br/> ==視頻演示== [[File:ji guang lei da01.png|400px|左|link=http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OTM5NDQyNTEy.html?from=y1.7-2]] <br/> <br/> <br/> <br/> <br/> <br/> <br/> <br/> <br/> <br/> <br/> <br/> <br/> <br/> <br/> <br/> <br/> ==產品相關推薦== [[文件:erweima.png|230px|無框|右]] ===產品購買地址=== [http://www.gharee.com/goods-905.html EAI X4激光雷達測距模塊]<br/> ===周邊產品推薦=== [http://www.gharee.com/goods-628.html 原裝進口 iSense 3D掃描儀 ipad 專用 3D systems 手持式掃描儀]<br/> [http://www.gharee.com/goods-642.html 手持3D掃描儀 Sense 3D scanner 美國3D Systems人像掃描靜物掃描]<br/> ===相關問題解答=== [http://www.makerspace.cn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4743&fromuid=10780 RPLIDAR 激光雷達掃描測距儀開發(fā)套件 360度全方位掃描 6米測距簡介]<br/> ===相關學習資料=== [http://pan.baidu.com/s/1i3LAnOx 激光掃描測距系統(tǒng)使用手冊與說明書下載網址]<br/> [http://www.robopeak.com/blog/?p=618 RPLIDAR現已支持ROS和Arduino]<br/> [http://www.makerspace.cn/portal.php 奧松機器人技術論壇]<br/>
返回
SKU:RB-13K285 EAI X4激光雷達測距模塊
。
來自“
http://www.gharee.com/wiki/index.php/SKU:RB-13K285_EAI_X4激光雷達測距模塊
”
導航菜單
個人工具
登錄
名字空間
頁面
討論
變換
查看
閱讀
查看源代碼
查看歷史
操作
搜索
導航
首頁
社區(qū)專頁
新聞動態(tài)
最近更改
隨機頁面
工具箱
鏈入頁面
相關更改
特殊頁面
頁面信息
隱私政策
關于ALSROBOT WiKi
免責聲明